城市土地范围划分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及相关城市规划法规,具体包括: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城市和镇总体规划;3)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划拨的规定;4)土地权属界定与登记;5)特殊用地如保护区、文物古迹等地的法律规定。
用户可能遇到的两个法律问题是:
土地用途变更:当用户在已划定的城市土地范围内想要改变土地用途时,可能涉及到违反《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即“任何单位和个人使用土地,必须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使用”,需依法申请变更并得到批准。
法律依据原文(摘自《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六条 建设项目占用土地,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严格执行建设用地标准,节约集约用地。需要改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的,应当依法办理规划修改等相关手续。”
土地权属争议:用户可能会因土地边界不清或历史遗留问题产生与其他方的土地权属纠纷。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十二条,“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所有权或者使用权”。
法律依据原文(摘自《土地管理法》):“第十二条 国有土地和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确定给单位或者个人使用。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有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土地的义务。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确认林地、草原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确认水面、滩涂的养殖使用权,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
综上所述,在涉及城市土地范围划分及使用过程中,用户需要严格遵守《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土地使用合法合规,避免触犯法律导致权益受损。